标王 热搜: 抛丸清理机  铸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技术交流
灰铸铁熔炼浇注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打印]添加时间:2019-04-21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736
 在灰铸铁件生产中,常见的铸件缺陷有:气孔、成分与性能不合适、热裂与冷裂、缩孔与缩松、渣眼与铁豆、冷隔与浇不足、砂眼与夹砂、多肉与错箱、变形等。通常,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不单是造型制芯问题,有时还有熔炼浇注、配砂质量、落砂清理等许多生产工序的问题。因此必须具体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加以解决。

       灰铸铁件由于熔炼浇注造成的主要缺陷及其原因分析与防治防范分析如下:1)气孔

特征及发现方法:

筛状气孔:比较均匀地分布于铸件的整个或大部分断面上。

皮下气孔:离铸件表面13mm处,出现密布的细小气孔。

 用外观检查,机械加工,抛丸清理或磁力探伤可发现。

原因分析:

    当铁液中,气含量较多,并且浇注温度过低,析出的气体来不及上浮和溢     出铸件时产生。

       1.炉料本身气含量高,或锈蚀严重,表面油脂物多。

       2.皮下针孔主要是由氢气造成。硅可减少氧在铸铁中的含量,却可增加氢的含量,故高硅铸铁易出现氢气孔。炉料可含有铝或氧化铝时,也易产生针孔。

       3.铁液包不干。

       4.孕育剂不干。

    防止方法:

       1.炉料应进行妥善管理。对锈蚀严重或表面油脂物多的炉料,要经过清理或处理后,方可使用。

       2.对本身气含量高的炉料,应经重熔再生后,方可使用。

       3.炉前可加入适量的稀土,以便去气。

       4.控制合适的铁液出炉温度及浇注温度。

       5.炉缸、前炉和铁液包均需烘干。

       6.浇注时,要避免断流。

       7.孕育剂应充分预热。

    8.浇注时,必须点火引气。

2)成分、组织及性能不合格

特征及发现方法:

材质太硬或太软。

铸件断面的宏观组织和微观组织不符合标准或技术条件。

用断面观察,化学分析,金相检验,硬度试验等可以发现。

原因分析:

       1.碳硅当量偏低时,使材质偏硬,碳硅当量高时,则偏软。

       2.铁液过热不适当。

    3.孕育处理不足。

防止方法:

       1.正确配料,并防止操作时窜料。

       2.控制合适的过热温度。

    3.遵守操作规程及正确处理炉前孕育。

(3) 缩松

特征及发现方法:

在铸件内部有许多分散小缩孔,其表面粗糙,水压试验时渗水。

用机械加工或磁力探伤可以发现。

原因分析:

磷含量偏高时,使凝固区间扩大;同时,低熔点磷共晶体在最后凝固时,得不到补足,造成显微缩孔。尤其对于高牌号铸铁(碳含量较低),体收缩率较大,更应注意。浇注速度太快,使需要补缩的部位来不及补充足够的铁液。

防止方法:

       1.Wp一般控制在0.15%以下,并控制铁液化学成分稳定。

       2.浇注时,适当慢浇,以利充分补缩。

(4) 缩孔

特征及发现方法:

在铸件热节处产生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的集中孔洞。

用外观检查,机械加工或磁力探伤可以发现。

原因分析:

       1.由于体收缩率较大,铁液化学成分不符合技术要求,尤其是高牌号低碳铸铁。

    2.浇注温度过高,增加了液体收缩值。

防止方法:

       1.正确控制铁液的化学成分。尽量使Ws低,一般在0.12%以下。

       2.控制适宜的浇注温度。

       3.对于大件,可在冒口处补浇铁液。

    4.适当增加孕育量。

(5) 热裂

特征及发现方法:

裂纹处,带有暗色或几乎是黑色的氧化表面。

用外观检查,透光法,磁力探伤,打压试验,煤油渗透等方法发现。

原因分析:

       1.铁液化学成分不合要求,使固体收缩值较大,如碳低,硫高。

       2.铸件中含有低熔点夹渣物,降低了高温强度(因为热裂产生在凝固将近结束时,主要在铸件热节处收缩受机械阻碍而产生)。

try{Dd('type_10').className='left_menu_on';}catch(e){}